在东城区史家胡同,有一位热心的老人,长期钟情社区的公益事业,连续三年每周义务为社区群众出一期黑板报,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万事通”。这位老人就是文明东城人、社区市民文明学校的客座老师肖志荣。
年近八旬的肖大爷原在铁道部担任铅字排版工作,几十年来阅书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谈到出黑板报的初衷,老人不无感慨地说:“人们的素质水平不同,只有不断地加大宣传、加强教育才能使大伙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才能去迎接八方来客,展现我们礼仪之邦的风采。我退休了也没什么事,不能白拿国家的钱,出块黑板报,写上些治家格言的警句,帮大伙共同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在这三年中他没有间断过一次。
为使黑板报的宣传紧跟形势,肖大爷还自费订阅了不少报刊,并且勤奋摘抄笔记。说起肖大爷,胡同里的不少居民都是通过黑板报与他相识的,大家普遍认为写满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的小黑板就像是一面镜子,一面照亮自己也照亮公众的镜子,在镜子里人们可以找到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不足,更能够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灵丹妙药。在肖大爷眼里,黑板虽小,却是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大舞台。尤其让肖大爷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板报竟然有不少忠实读者,有好的文章,大伙儿都会找上门要拿去复印。
生活中的肖大爷开朗、热心,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他用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社区公益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肖大爷对《三字经》、《论语》之类的治家教子格言情有独钟,“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是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下雨了邻居的衣服还晾在外边,肖大爷冒着倾盆大雨帮人家收衣服;由于院内地势低,每次下雨肖大爷经常是带头用扫帚将积水扫进排水沟;老话讲“自扫门前雪”,而肖大爷总是早早地就把院子和胡同内的积雪清扫干净,他总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召周围的人。如今,他在社区默默奉献的身影依然时时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社区办事处的同志说,为社区坚持服务这么多年的肖大爷,既不图名,更谈不上利,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社区内邻里关系和睦,互助之风盛行。面对称赞,肖大爷只是摆手,他说,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杨凯 李懿 摘自《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