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征集和评选中国教育学会第 18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的通知 |
作者:中 国 教 育 学 会 函 件 时间:2005-6-2 阅读次数:2096 审核:通过 |
|
|
中 国 教 育 学 会 函 件
关于征集和评选中国教育学会第 18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的通知
学会 [2005]14号
中国教育学会根据 2005年工作计划安排,拟于10月中旬在重庆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年会的主题为“ 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的改革及其内涵发展 ”。为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体现年会的群众性 ,充分反映当前基础教育科研的成果,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会决定开展第18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的征集和评选活动,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学会、各专业分会积极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的论文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
1、征文体裁: 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2、征文内容分类(详见附件一):
3、征文要求:
⑴ 、内容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观点正确、数据准确、实例典型、理论联系实际、有特色。
⑵ 、格式要求:a、参评人须按本通知提供的样式(附件二)认真填写封面内容,用文字书写须清晰可辨;b、论文正标题需为三号黑体,正文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A4纸打印,页边距设置为25毫米;c、论文字数应在3-5千字范围之内(理论研究类即A类论文字数可适当放宽)。
⑶ 、其它要求:a、参评人必须是参评论文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b、每位参评人最多报送两篇论文;c、参评人需报送论文及封面一式三份;d、论文无论是否获奖一律不退,请参评人自留底稿。
4、报送方式: 将参评论文邮寄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 35号中国教育学会,收件人:学术室(请勿填写人名),并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18次论文征集”,邮政编码:100816。论文垂询电话:010-66051217。
5、 评审费:每篇论文须交 50元技术服务费(评审费),未交评审费的论文不予评选。 请将评审费汇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 35号中国教育学会,收款人:办公室 (请勿填写人名) ,或通过银行汇至:中国教育学会,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长安支行,帐号: 003309088103579 。汇款垂询电话: 010-66036092。
请勿将评审费夹在论文内邮寄; 汇款经办人如与参评人姓名不符,请在汇款单留言栏中注明参评人姓名;多份论文集中汇款请附论文题目和参评人清单。
6、报送截至时间: 7 月 15 日前。
凡与上述各项要求不符而影响论文参评由参评人自负责任。
二、论文评选:
1、评选机构: 由顾明远、谈松华等著名教育专家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主持评选工作。
2、评选等级: 一、二、三等奖,青年奖。
3、获奖论文的通知与颁奖: 拟于 9月中旬下发正式通知给论文获奖的参评人,同时邀请论文作者出席我会第18次学术年会和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4、获奖论文的公布与宣传: 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将分别刊登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简报》及中国教育学会网站( http://cse.moe.edu.cn)上,《中国教育学刊》及我会《学术参考》将选登部分获奖论文。
中国教育学会
2005年4月5日
中 国 教 育 学 会 函 件
附一:征文内容参考范围
(注:本参考只提供选择范围,申报的论文应根据实际确定具体题目)
A、学校改革与内涵发展的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改革与内涵发展的指导作用
2.教育理论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的研究
3.社会环境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的研究
4.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规律研究
B、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研究
1.学校管理理念的变革及管理实践经验的发展
2.德育管理研究
3.教学管理研究
4.学生管理研究
5.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6.管理中的考核问题研究
7.影响学生安全的校内外因素及对策研究
C、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1.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提高校长素质及校长成长经验研究
3.校本教研、科研和培训问题研究
4.师德问题研究
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问题研究
6.农村中小幼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
D、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1.当前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的剖析和对策
2.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总体设计、培养过程和成效
3.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的关系研究
4.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关系的研究
5.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
E、教学及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1.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新教学实践经验(个案)
2.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
3.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4.农村中学课程改革研究
5.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
6.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方法及策略的研究
7.考试改革的研究
F、德育工作研究
1.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经验
2.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针指导下对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3.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索
4.德育专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5.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
6.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媒体影响的研究
G、教师及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1.教师、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2.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研究(包括心理问题预防和矫治经验的研究)
3.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H、学校与社会、家长实现教育互动的研究
1.建立学校、社会、家长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2.社会活动、教育基地建设问题的研究
3.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研究
4.家长教育问题研究
I、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水平分析
2.不同地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培训问题的研究
3.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综合利用研究
4.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本地教师教学整合的研究
5.教师综合素养与掌握信息技术的关系
|
|
|
|